新機上市往往吸引3C狂熱份子或品牌粉絲在首賣當天搶著入手,除了預購早鳥禮和首賣期間限定好康之外,第一時間搶買新手機還有更好的理由嗎?外國網站SlashGear可不這麼認為,反倒提出5個早買早虧的見解。
1.顏色、版本選擇少
手機上市一段時間後,業者為了刺激銷量通常會推出新配色,最經典的就屬iPhone 7系列當時推出紅色特別版,令人眼睛為之一亮;就連華為P20系列為了因應漸變色熱潮,後來也在中國推出極光閃蝶、珠光貝母等新色。另一種情況是新機規格不齊全,高規太貴、低規不敷使用,例如小米Note 2在中國開賣時原先只有4GB+64GB、6GB+128GB,後來才新增6GB+64GB版本。
2.價格下跌
新機剛上市時價格很硬,議價空間小,但隨著競品不斷到來或是銷售反應不佳,價格也會受影響下修,例如iPhone XR剛發售一個多月,日本電信商為了刺激銷量便調降iPhone XR方案購機價。尤其安卓手機產品周期更短,快則半年就世代交替,立刻從建議售價變成跳水價。
3.配件不齊全
新機上市前僅有少數大廠牌配件商能根據模型機先設計研發配件,好跟著手機一同發售,初期保護殼、對應耳機線等周邊選擇少之又少;又或像是支援無線充電的手機剛問世時,第一時間能選擇的無線充電盤並不多。
4.無維修零件可用
剛上市的新機如果是人為損壞需透過第三方維修商修復,很可能還沒有可用零件,例如今年才剛進入台灣市場的Google Pixel 3,發售首周若想送第三方維修商換後蓋,恐無替換零件可用。
5.主要功能未上線
新機發售後往往有流暢度或體驗問題需要逐一調校,像是iPhone X上市初期就出現App與瀏海設計不相容的問題,必須得等後續優化版本才能改善;此外,發表會上主打的新功能也不一定馬上上線,iPhone XS、iPhone XR系列主打雙卡雙待功能,也是在開賣後一段時間才支援。
上述5大理由都是值得等待的理由,不過消費往往是「早買早享受,晚買撿便宜」,第一時間拿到新機的興奮期待,以及搶先體驗的新鮮感,與半年後才入手「新iPhone」還是有差,若是早已鎖定該產品,不妨趁早鳥優惠入手;但對於還在猶豫的消費者來說,多點時間觀望也許有意外收穫。(黃韻文/台北報導)
出版時間 00:47
更新時間 09:02(新增照片、內文)
看了這則新聞的人,也看了……
蘋果官方整新品筆電價差8千 但手腳要快才買得到
好上道!聖誕節扭蛋裡有iPhone XS Max
這app快下載!搭機捷只要99元

提供多元借貸專案低利簡便 還款彈性 來服務大台南(台南市當舖,台南當舖,善化區當舖,新市區當舖,安定區當舖,麻豆區當舖,新化區當舖,大內區當舖,山上區當舖,官田區當舖,新營區當舖,西港區當舖,六甲區當舖....嘉南地區)鄉親資金週轉或典當借錢有一個快速 安全 合法的借貸環境。